国产特级全黄一级97毛片,今天最新中文字幕mv高清,天堂av免费在线,日韩av黄,粉嫩av绯色av性色av蜜臀av,日韩福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首頁 > 新聞 > 國內 >

云時代以太網變形記

2012-10-15 10:13:38   作者:   來源: IT168   評論:0  點擊:


  9月7日、11日和14日,由計世傳媒集團所屬網絡世界報社主辦的“網絡世界大會2012暨第十一屆以太網世界大會” 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舉辦。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以太兵法,網隨‘云’動”。圍繞著云時代以太網領域的最新發(fā)展方向、技術洞察和應用需求,網絡業(yè)界國內外頂級專家、主流廠商和用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時至今日,云計算、移動互聯、社交網絡、視頻娛樂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應用,它們使得大規(guī)模的虛擬化云數據中心,成為支撐種種應用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無法設想,沒有云計算,沒有社交網絡和移動互聯的世界將會怎樣。云應用把我們聯系在一起,讓我們更好地溝通和協作,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而作為云計算基礎的以太網,當然是功不可沒。” 計世傳媒集團董事兼總裁萬鵬遠在大會致辭中高度概括了以太網在云時代的作用。

  本屆大會上還隆重揭曉了2012年度中國網絡產業(yè)最具影響力企業(yè)榜單和2012年度以太網世界杰出人物獎名單。這些企業(yè)和個人因對網絡業(yè)的貢獻和推動作用而受到了業(yè)內人士的共同推崇。

  無法預知的旅程

  “當我們開始時,不必知道目的地是哪兒。” 華為高級技術專家、前北電院士 Peter Ashwood-Smith在《以太網為云而變》的主題演講中開宗明義,道出了網絡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他說:“以太網從來不是一個靜止的概念。以太網誕生以來近四十年的歷程,就是一部以太網技術的進化史。對于以太網技術的設計師來說,他們的一項常規(guī)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fā)展它來應對新的挑戰(zhàn)。在網絡世界里,任何技術一旦靜止,將立刻被飛速的創(chuàng)新所淹沒。”

  沒錯,在網絡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中國古語不再成立,就像廣義相對論不適用于微觀物理世界一樣。

  “您的云需要以太網!”以太網聯盟主席、IEEE P802.3bj 100 Gb/s背板及銅纜工作組主席、IEEE 802.3以太網帶寬評估小組主席John D'Ambrosia在題為《在云戰(zhàn)略中將以太網發(fā)揮到極致》的演講中呼吁。他說,基于以太網的云計算正在增長,而如何在云戰(zhàn)略中將以太網發(fā)揮到極致,同樣關系著以太網的未來發(fā)展。

  以太網的發(fā)展總是超越人們的想象。John回憶道,2006年,當他所在的IEEE項目組試圖界定下一代以太網的項目是什么時,一些網絡方面的專家說40G已經足夠了,100G根本不需要。而現在人們發(fā)現,每18個月,對核心網絡速度的需求就會增加一倍。“到了2015年,帶寬需求增加速度將會是2010年的10倍,整個網絡需要支撐至少1T的速率!”

  當然,今后究竟會不會從40G發(fā)展到1T,取決于很多方面因素。比如,市場上有沒有這樣的提供商,帶寬的發(fā)展速度如何,技術的可行性怎么樣,高速解決方案的成本是多少,物理層的規(guī)格是怎樣的等等。“其中還有不少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IEEE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后,應用的成本應該是比較主要的考慮。”John表示,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展,IEEE和以太網聯盟將會不斷尋求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標準和解決方案。

  談及為何IEEE會同時開發(fā)40G和100G兩個不同速率的以太網,John表示,這體現出人們認識到不同的應用會有不同的需求。目前人們發(fā)現40G實際上在數據中心、網絡應用方面都獲得了很多好評,100G以太網則往往是在運營商領域取得最大的成功。“我認為,這說明了成本在一個技術是否能夠取得成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十度出席大會的城域以太網論壇(MEF)總裁及聯合創(chuàng)始人陳子湳的演講題目是《全球第三張網絡的未來》。他說:“現在全球共有兩張網,一張是電話網,另一張是互聯網。而MEF在今年二月份推出的運營商以太網2.0(CE2.0)標準,通過定義多服務類別(Multi-CoS)、可管理性和互聯性三個重要屬性,為全球第三張網絡——新一代運營商以太網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而新的運營商以太網將使得支撐呈指數級增長的云計算、移動回程、互聯網等應用的下一代標準技術的效率和成本節(jié)約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他表示,MEF目前正在推進CE2.0的認證工作。

  Peter Ashwood-Smith對以太網未來的挑戰(zhàn)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從長期來看,雖然任何預測都有一定風險,但有一個領域仍然令我激動:光交換。盡管沒有進入應用階段,但光交換領域已經有一些饒有趣味的發(fā)展,并且已經有一些原型機出現。也許有一天光交換終將成為現實。這需要以太網技術進行一定的改變,比如在轉發(fā)的過程中改變報頭。在行進中改變光脈沖當然比改變其方向更為困難(并不是說后者很容易)——盡管極其困難,但這一新的激動人心的技術將給以太網帶來新的優(yōu)勢。”他表示。

  Peter說,從短期來看,除了帶寬之外,802.1協議中有三個項目正處在發(fā)展中期階段。一是ECMP(等價多路徑Equal Cost Multi Pathing)協議,二是MC-LAG 技術的標準化,三是在延遲和丟包方面需要解決的車聯網技術。

  SDN的誘惑

   當SDN(軟件定義網絡)概念像流行性感冒一樣洶涌地侵入網絡世界之時,幾乎所有的主流網絡廠商都聲稱已對SDN擁有了具體的行動規(guī)劃。但SDN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卻鮮有人說得清。

  軟件定義網絡到底是怎樣定義網絡的,它到底給以太網帶來了什么樣的沖擊——還是聽聽Peter的說法吧!

  “首先就是要意識到SDN有四個不同的等級,我們需要按照不同的模式來理解。”Peter說,SDN的第一個模式就是轉發(fā)和控制完全分離,我們把它叫做OpenFlow模型。SDN的第二種模式是OpenStack,關于如何形成互聯及邏輯網絡。SDN的第三種模式實際上拓展了現有的開放API方式,通過API打開交換機、路由器等第三方協議。SDN的第四種模式就是以太網的虛擬化。目前最熱的是控制和轉發(fā)層面分離的OpenFlow模式,但是其他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金耀輝表示: “OpenFlow的技術其實已經出現了大概有四五年,以前大家認為這就是一個玩具,但是在實際中它還是有需求的。而互操作是OpenFlow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今年5月,15家設備廠商在Interop大會上演示了OpenFlow互操作,證明了其技術準備相當不錯。目前谷歌、雅虎、Verizon等高端用戶在其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

  談及SDN給網絡市場帶來的影響,John D'Ambrosia認為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和實踐。“我認為SDN將會使得人們用網絡做更多的事情,它需要依賴于基礎的網絡技術才能夠真正取得成效,所以網絡的價值仍然是很關鍵的。當然,在網絡解決方案差異化方面,軟件將會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所以它是一個經典的軟件和硬件關系的描述。”

Peter也認為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但他表示,SDN發(fā)揮作用的大小,更多地取決于網絡的規(guī)模。“我們知道實現中央控制有一定的規(guī)模限制,因此對于大規(guī)模的網絡來說,中央控制不會很快實現。但對小一些規(guī)模的網絡來說,OpenFlow將提高昂貴網絡資源的使用效率。中央控制使得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這將降低資本支出。同時,中央控制帶來的更加簡化的管理也將降低運營支出。不過,并非所有的網絡用戶都能從中受益,大型運營商網絡可能很多年都無法從中嘗到甜頭。”

分享到: 收藏

專題